上个月我说「4月是一个残酷的季节」,是因为我当时还不知道5月会发生什么…… 以下是每周狗熊写的中、英文短贴里,值得再次回顾与分享的内容。这是一份我的每周零散心得与学习收获的汇总列表,只要五分钟,就可以获得我一周的收获。请于博客 http://blog.beartalking.com 查看更多 首次全英文在线分享是什么体验 今天首次全英文在线分享,为时两个小时,顺利结束。60多人报名参加,大家一直各种提问互动,效果很好。结束后我立刻就收到参与的朋友从linkedIn等渠道发来的感谢,一些参与的kiwi朋友也说我的故事对于现在处于职业迷茫或低谷的自己非常有帮助。 很开心,一是在发现自己的分享真的能帮助到别人后那种开心,比什么涨了一万粉丝的数字收获真实得多。二是知道自己有能力驾驭英文的公众演讲了,接下来就是提高和改善了。下一个目标:举办相关主题的workshop。 感谢职业教练Ciao的邀请!我准备了PPT,但分享更多是以访谈和Q&A为主,可能之后我会把自己的故事重新讲一遍,放到节目里。 悉达多:凡所有相,亦是虚妄 阅读《Siddhartha》完全出于偶然,却是2020年目前最大的惊喜。这本书的中文版被翻译为《流浪者之歌》,作者是德国诗人、小说家黑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战后他的精神崩溃,借助一些精神分析治疗他改善了自己的状况,创作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本书写于1922年,在他的一次8个月的印度旅行之后。除了《流浪者之歌》,黑赛的必读之作还有《荒原狼》和《玻璃球游戏》。 《Siddhartha》是一个名为悉达多的青年的心灵之旅。要说明的是,在小说里的他并不是我们熟悉的释珈牟尼,而是同时代的另一个青年(我一开始也以为这是佛祖本人的故事,后来发现并不是)。他放弃财产成为苦行僧,和好友一同苦行又各自踏上寻求人生意义的旅程。他遇见了佛祖乔达摩,在城市遇到名妓卡玛拉,回到尘世,成为富商,又再次抛弃一切,在河边获得救赎,和摆渡老人度过余生,却最终悟到了人生的终极圆满,在河边帮助当年的好友觉悟,然后故事戞然而止。 很多年前我看过一部韩国导演金基德的佛教主题作品《春夏秋冬又一春》,读这本《Siddhartha》时,感觉两者非常像。仿佛是某个母题,被再一次地讲述。 这部书的语言优美到很难复述,更何况我读的是英文翻译版,难以想象其德文原版会是什么感觉。 我想,也许很多西方文明解不开的问题和死结,答案真的在东方。 搜了一下,这部作品在60年代的美国也是嬉皮士们人手一部。那个心灵至上的迷幻年代,这也不意外。另外在1972年也曾被拍成电影。看电影海报,主角选得还挺有味道:) 推荐喜欢文学的朋友找来读一下。这么打比方吧,《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算是《Siddhartha》的浅近版,它们都是对于人生的寓言。如果你喜欢前者,那么可以试一下后者。如果你对于宗教特别是佛教也有些兴趣,这本书不容错过。 这两年因为转行的缘故,为了自我提升,大量读非虚构的书。这次重新阅读文学作品的感觉,真好啊! 四月份读完的四本书 四月份读完的四本书:悉达多、理查德·布兰森自传、Ikigai和公众演讲技巧。最棒的一本,毫无疑问是悉达多。很有意思的是四月读的有两本书,都是关于西方人寻找东方文化解惑的。值得肯定的,我是在居家工作/做饭/带娃/娱乐和在几个不同项目间切换的间隙,找到了仍能保持一个月读完四本英文书的方法。 五月份目前没什么大计划,预计打算读完马尔科姆的新书《和陌生人说话》, BBC的经典脱口秀节目语音书《1分钟挑战》,还有UX大神Jeff Gothelf的新书《永远有活儿做》。 Finished these four books in April: Siddhartha, Ikigai, Lost my Virginity, Public Speaking. Siddhartha just blowed my mind. So good! May reading plan: Forever Employable, Talking to Strangers, Just a Minute. 我眼中的前浪后浪 前两天的B站视频“后浪”,其中提到一点:前浪羡慕后浪有选择的权利,说到这里何冰眼里感觉都有泪花。我们会从最习惯的角度去怼:连查个资料都要用V*N,这叫什么选择权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