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类知识付费节目 = 读书吗? “狗熊月读” 会员制读书节目自 2016 年开始,由大狗熊主讲,以分享有质量的好书阅读心得感受为目的,至今已经播出了 54 期。在为期三年的时间里,近千计朋友用实实在在的入会支持,表达着对于这档节目的认可与支持。非常感谢大家,也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讨论分享关于阅读的乐趣。 readwithbear.com 狗熊月读的官网,2015 年 11 月建立,如今已经 2 年半了 但在制作狗熊月读节目的过程中,我除了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技术问题之外,还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 购买了 “狗熊月读” 节目的朋友,从中获得的收获,能相当于自己真正去阅读书籍得到收获的百分之多少? 或者这么说,狗熊月读推出了 54 期节目,如果你一期没有落下,全部收听了音频,收看了视频,阅读了读书笔记,研究了思维导图(其实大多数会员朋友并没有一期不落),这样的收获能比得上你真正读了这 54 本书的收获吗? 我知道答案一定是:比不上。 我对于每期自己读一本书,然后给会员们讲述这本书的精华,再给大家读书笔记、思维导图这种 “共同读书” 的形式,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抛开具体每期节目的水准不谈,狗熊月读现在的形式就是 “鱼”,而不是 “渔”。我只是输出了具体很好的内容,让大家了解了一本书的概略,或是对它产生了兴趣,有了想要去阅读它的冲动,但这并没有真正帮助付费的会员获得了可确定的成长。我更想看到的,是大家花钱加入会员,按照计划去进行,就能获得可预期的成长,而不是自己把某本书讲得很有趣,让大家感叹:“哇,狗熊好厉害啊,读这本书感悟如此深刻!” 最终一年下来,存了很多期节目没有收听,自己付费了却没有真正地提升。 到底大家加入 “狗熊月读” 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听狗熊一个人讲书,还是为了自己成为一个读更多书,更会读书的人? 我的答案是:加入的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让我做出了下面的决定: 狗熊月读会员节目,将从 2018 年 5 月停播。 What??? 具体的原因,请继续往下读。 再见了,狗熊月读! 原因 1:制作会员节目反而阻止了更好地阅读 我理想中自己的读书节目,应该是像梁文道在制作《一千零一夜》前在凤凰卫视录制的《开卷八分钟》那样,每期很自由地聊对于一本书的感悟,书的题材与类别尽可能地广阔,时间长短不一,但尽量控制在 10 分钟前后,形式不拘一格,有时是在工作室,有时是在家里,有时甚至是在路上。关键在于:数量多,频率快,灵活,持续输出。这样的话,才可能在锻炼了自我表达与思考力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对于某本自己可能没有机会了解的书产生兴趣,从而更多样化地了解这个世界。 打个简单的比方,就是把读书节目做成一个生活化的 Vlog ,而观者只需要看看这个节目,就可以获得更多与书相关的信息。 YouTube 上的一些书评视频,形式基本都差不多:一个人对着镜头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