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Bear's 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5

我们的孩子再也看不到巴黎圣母院了?

$
0
0
最近世道非常不太平,新西兰的恐怖袭击刚刚结束不久,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Notre Dame) 也遭遇了大火,其中很大一部分被彻底损毁。这是一座代表了巴黎这座城市的建筑,它遭遇大火牵挂了全世界很多吃瓜群众们的心,也在我们的朋友圈里面刷屏。今天狗熊想和你聊一聊巴黎圣母院,但实际上我想聊的可能和大家在最近几天看到的一些帖子的文章的观点,有着很大的不同。 伟大建筑的逝去提醒我们保持谦卑 首先我要说所有的人造建筑,也包括那些伟大的雕塑,在创造时往往设计师建筑师的目的,都是想让它能够永久流存到后世,但是没有建筑是能万世永存的。也可以从广义来说,没有什么东西,甚至没有什么文明是能够永久存在下去的。 举建筑为例,有很多国家的一些代表性建筑,都会因为自然灾害、战乱、人为原因被毁坏。 在朋友圈里面,除了巴黎圣母院刷屏之外,还有大家都在提的圆明园。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辉煌的皇家宫殿之一,被一把大火焚毁了。 比如说尼泊尔,那里最高的高塔 Dharahara 在两次地震中都先后被夷为平地,而尼泊尔最有代表性的著名旅游景点杜巴广场也在 2015 年大地震之后变成了废墟。 在韩国,最著名的国家地标南大门(也叫崇礼门),在 2008 年的时候遭遇了大火,不知道是人为纵火还是什么原因,整个城楼的木质结构全部付之一炬。 旁边的邻居日本,它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什么?金阁寺。任何游客去到京都,都一定要去拍几张金阁寺的照片,和巴黎圣母院一样,这座美丽的建筑也有一部和它同名的经典文学作品: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金阁寺在 1950 年的时候遭遇了一个纵火犯的袭击,整个寺庙被夷为平地。这个人的目的是什么呢?纵火犯在事后说: “因为金阁寺太美了,我承受不了这种美丽,所以想要把它烧毁。” 正是因为这起纵火案刺激了小说家三岛由纪夫,才创造出他的经典小说《金阁寺》。到了 1955 年,金阁寺被重建,成为现在大家看到的金光灿灿的样子。 现在北京城市的中央,是天安门广场,是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而在几十年前,那里一直有一座非常宏伟的城门楼,叫做中华门。这座中华门可以说是北京的一个象征之一,它属于紫禁城的其中一部分,而且是属于城市中央的。但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建设天安门广场,中华门就被推倒了。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个中华门。 除了亚洲国家之外,英美也有过类似的著名建筑遭遇损坏的事件。我不是说好莱坞电影(在电影里美国那些知名建筑都被炸过几十次了),而是真实的情况。纽约中央车站广场,是一个可以说代表了美国在建筑上辉煌成就的一个奇迹,在 1963 年为了给当时在建的麦迪逊广场腾出来让路,也遭遇了人为的推倒重建。 在 20 世纪 30 年代,也就是在一战和二战之间,有一座在当时可以说是代表着工业革命时代人们的梦想和人类创造力顶级水平的建筑:伦敦水晶宫,建成不久也遭遇了焚毁,被一场大火化为平地。现在水晶宫的废墟已经变成了一块很空旷的草坪,很难想象它当年是那样的辉煌。 我们现在说到巴黎圣母院被焚毁,可能会想到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结晶,它的逝去,当然是让人感到惋惜的。但不要忘记,因为巴黎属于西方文明的中心区域,所以在这里发生人类文明被毁坏的事件,会引起全球的瞩目。但是在一些相对来说偏僻的地方,同样甚至更严重的这种损毁,可能没有多人会关注。比如 2001 年,塔利班把阿富汗最重要最著名,也是最历史最悠久的佛教遗迹巴米扬大佛炸毁了。这座宏伟的大佛在公元 6 世纪完成,一直屹立至今,却也最终没有能够幸存。 举了这么多例子,我的意思是:任何这种建筑的奇迹,甚至推而广之到人类的文明,其实终归是要消失的。死亡并不可怕,它是生命的一部分,毁灭也不可怕,因为它是文明的一部分。有部纪录片叫做《人类消失之后》其中有提到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是因为有人在维护才能确保其呈现出现在的样子。只要几十年没有人维护,很多东西就都没有了。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所有的高楼都会倒塌,海洋里的巨轮也会沉没。也许 1000 年之后留下来的也就是金字塔或者是像胡弗大坝这样的石质的人造建筑而已。 历史的逝去,正是历史的一部分。它也会让我们发现,其实作为人,在浩瀚宇宙之中,在时间长河里,是很渺小的单元,必须保持谦卑。而且当意识到没有什么建筑甚至文明会永存的话,我们可能会更愿意去珍惜现在你所拥有的东西。 科技和金钱可以完美复原巴黎圣母院 比起其他一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这种伟大的遗迹,比如说世界七大奇迹 或者是像圆明园或是更早的一些建筑来说,巴黎圣母院还算是非常幸运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已经有关于它的数亿计的详细数据记录。现有关于巴黎圣母院的数据,几乎包括了整部建筑和其中所有文物的空间位置、材质、形状、工艺等所有信息,凭借这些信息,完全可以复建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巴黎圣母院,缺的只是时间和钱而已。 早在 2011 年,一位叫做 Ben Kacyra 的技术工程师,就研发出基于地面的 3D 扫描技术,可以将大型的历史建筑或是遗迹进行扫描数据化。他的团队甚至把美国的拉什穆尔总统山,都进行了全息的数字扫描。这样的案例,为其他历史遗迹的数字化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在 2015 年的时候,一位叫做 […]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