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牛逼可以复制吗? 钢铁侠 Musk 的火箭推进器完美回收从昨天开始就刷爆了朋友圈,当然这是件非常牛的事情,不用过多解释,但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转发和关注的朋友基本只是喊一声 “牛 X”,没有过多展开,这当然很正常,我们都是读者和围观群众嘛,深入分析的事情留给专业人士。另外是自媒体们大都只是罗列一下马斯克做过哪些牛逼的事情,配上些图(或是动图),然后渲染一下气氛喊一声人类的火星时代要来啦,没了……他们都没抓住重点(或者说没有能力抓住),问题的关键不在于 what(他做过什么牛逼的事情),而是在于 how(他如何变得如此牛逼的)。更重要的是,排除性格、运气、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普通的人能从他身上学到哪些可以复制的东西? 关于马斯克的报道,网络上已经非常多,有的关注他的私生活,也有的全面介绍过他的创业史。甚至于他的传记都已经有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究竟有些什么因素让他成为了现在的钢铁侠?他如何可以那么牛逼呢?这其中有很多因素,而一些因素是我们很难去复制的。比如马斯克幼年随母亲来到加拿大,取得了加拿大国籍,这影响了他的教育与成长轨迹(如果他在南非长大,可能情况会完全不同)。另外马斯克据说和乔布斯一样,在工作中并没有太多同理心,不是个好脾气的老板,这一点我们也很难去学(曾经有国内的老板学习乔布斯的脾气但没有乔爷的水平,那就完全是个笑话)。那么,有什么让马斯克牛逼的因素,是我们可以学习甚至复制到自己的生活里的呢? 我认为马斯克之所以如此牛逼的原因有三个:直击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超高效率的知识摄入与生产力输出,以及最重要的一点:从小海量阅读奠定的宏大格局(特别是科幻小说)。这三件马斯克的武器我们普通人都可以复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造车造火箭上太空,而是都可以借助这三点让自己变得更好。 第一武器:直击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 “是啊,为什么我们没有这么想?” 马斯克的一些想法,经常会让我们这样问自己。比如去地球以外的行星居住,即 “多星球化” 这种疯狂的想法,他也觉得 “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原本地球上的生物就生存于海洋中,之后转移到河流中,接着登上陆地,不久人就出现了。所以,他相信人类移居到其他行星并不是一纸空谈,倒不如说是一个趋势。 在一次访谈中,他解释说他的思考方法是一种物理学中用的第一性思考原理,把所有的事情拆分开,拆分到最本质的东西,然后去思考每一个细项。而平时我们是通过类比来思考(reasoning by analogy),那在本质上是模仿别人的行为,再加上一些细微的变化。用一个容易理解的观点来解释的话,类比思考,就是 “从 1 到 2、3、4、5” 的方式。看到别人开了一家餐厅赚钱,你也想开一家,然后开连锁,然后搞加盟,之后上市。这是类比式思考,这种方法,很难产生真正的创新。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呢?维基百科的解释是:a first principle is a basic, foundational proposition or assumption that cannot be deduced from any other proposition or assumption 意思就是从头算,只采用最基本的事实,然后根据事实推论。比如马斯克开发电动车碰到的电池问题。有些人会说现在的电池组真的很贵,而且未来价格也不会低到哪去,因为它过去一直都是那么贵。成百上千的权威人士都声称目前的电池已经达到了它的顶峰。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电池组再也没有改进的空间,或是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来。电池组每千瓦小时要烧掉 600 美元。而且未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然而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我们问:电池的材料构成都是什么 ? 这些材料的现货市场价值是怎样的 ? 电池是由碳、镍、铝、其他用于分离的聚合物还有一个金属罐组成的。如果我们去伦敦金属交易所购买这些金属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分解一下,那么这些组成电池组的材料每种又值多少钱呢 ? Musk 在采访中说道,他将电池组分解成最基础的材料组成部分:碳、镍、铝、其他用于分离的聚合物还有一个盒子。这些都是电池组重要的组成元素,这是形成一块电池的最基本的事实。从那里,每个部分都可以优化、改进,最终的优化程度也取决于解决问题这些人的聪明才智。于是,现在电池的价格就变成了每千瓦小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