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朋友圈,白描式的记录,恰恰正是打动了众多人的原因。从原文 2 万多字的详细记录里,你可以读到南北文化的差异,中年人的无力感,普通人对待医院的缺乏信任,老年人的固执习惯、对于儿童的教育等等,每一点都可以深入地讨论。作为家有孩子老人的中年大叔大狗熊我,读这篇文字感触可能更深。我暂不讨论文化与医疗的问题,习惯问题也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话题,今天我就聊一聊,我自己去年患感冒和流感后,在国内和国外治疗的经历,也和大家分享一下,作为负责任的家长,你的家里应该常备些什么样的预防流感与感冒的工具与知识。 背景知识篇 流感是流感,感冒是感冒! 在公众号 “东单九号院” 的署名 “黄晓明” 的这个贴子里,非常直观地告诉了我们流感和感冒的区别。大家值得去读一下这篇贴子补充一下日常的医疗知识。 https://mp.weixin.qq.com/s/_THPzh1bRA0kFEDlrvEtJQ 简单摘录一些重点,流感和感冒不是一个病,这两个病在英文里都是不同的词。感冒全称为普通感冒(cold),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常由鼻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发病。流感全称为季节性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 flu),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冬春季常见。两者都是病毒感染,都有传染性,但致病的病毒完全不同,临床表现和预后也有很大差异。 它们的病原体不同,感冒是鼻病毒引起的。流感是甲型 / 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它们的临床表现不同,感冒不发热或 39℃的高热。另外感冒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很明显,但是咳嗽、咳痰比较轻。而流感则打喷嚏流鼻涕可以不明显,但是咳嗽、咳痰比较重,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感冒乏力或肌肉酸痛不明显,流感则常有明显的头痛、乏力和肌肉酸痛。 这是流感的常见症状 在治疗方面,两者使用药物不同。感冒:抗菌素(例如头孢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等,即大家常说的 “消炎药”)无效,抗病毒药物也无效,简单说就是 “感冒熬个一周自己就会好的”,而流感是抗菌素无效,重症患者早期使用抗病毒药(奥司他韦 “达菲”、扎那米韦),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感冒自己会好,而流感的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死亡。 在预防方面,普通预防感冒的方法有勤洗手、勤通风、增强体质等。而流感的预防除了普通预防的勤洗手、勤通风、增强体质,很重要的是接种流感疫苗,这是流感的特异性预防。 感冒的病毒是这个样子 流感的确会死人的,但这是少数情况!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作者的岳父,原本鲜活精神,患流感后慢慢病重最后不幸去世,才 60 多岁,这事儿的确很让人唏嘘。大多数人包括我,在读到文章的第一反应都是:患个流感就把命给弄没了,太不值啦!但事情的真相是,生命真的很脆弱,就像作者说的,卖寿医的淘宝卖家对于死因完全不奇怪,每年都有人因为流感、感冒甚至其他更小的问题最终离世。 1918 年一次流感大流行导致了世界范围内 5 千万至 1 亿人死亡,这应该是最严重的一次(1918 flu pandemic)。可以在维基百科的页面 https://en.wikipedia.org/wiki/1918_flu_pandemic 看到详细的情况。但这是发生在医疗条件很差的 100 年前,现在应该没问题了吧?的确,现代的医疗条件和卫生条件不太有可能出现 1918 年那种情况,但每年的流感季节,仍然会有人因为重度流感死去的。我查了一下资料,Popular Science 网站显示,今年的流感季,美国已经有 53 个儿童因为流感死去了。所以这事儿不能轻视! 但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没必要过度紧张。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流感也是很容易治愈的。发烧头疼,去看医生吃吃药,治愈其实很容易。每年流感季,美国有 20% 的成年人都会患一次。儿童如果上学接触其他小孩的话,患病也是常见的。 怎么判断是不是重症流感? 这个狗熊不是专业人士,无法给你权威的建议。从我目前收集的信息来看,如果流感症状来得特别迅猛,且发烧是高烧的话,那么多半可能就是重症流感,这种情况就赶紧去医院。但这个标准不容易把握,所以如果你拿不准,就去医院吧,简单地说就是,听医生的,别太相信自己的经验。 狗熊的两次流感与感冒经历 我在 2016 年前因为跑步运动,也因为接触病原环境较少的原因,很少生病。来到新西兰因为工作和照顾小孩忙,经常缺乏休息和运动,再加上在公司同事不时有生病的可能会传染,所以还患了好几次感冒和流感。 […]
↧